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

教育的傳承

如果不是最近工作忙碌,我也從未想過辭職的念頭。這本來是自己選擇的職業,何以言退?但既然想到離開,很自然就想到當初晉身的原因。

小時候,講理想、讀教育、當教師,全因顧憲成創辦東林書院,撰:
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
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

一挽名震天下,名垂千古的大聯,原來春風化雨可以及萬民、闖天下,於是毅然投身教育。

結果,在整個香港教育陷入水深火熱之際,我懷著一腔熱血,一心以為以己之力可以改變現狀而進身教育。所謂「春風化雨」,到後來並「化」不到甚麼,反而被教育的旋風捲得暈頭轉向。工作做不好,學生也教不好,最後連生活的動力都漸漸失去。在這所學校:
教育,就這樣被學校棄之不顧了。
教育,就這樣把學校棄之不顧了。

記得以前到湖南長沙旅遊,作為教師,不可不去的地方是岳麓書院。書院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(西元976年),一千多年來,這所譽滿海內外的著名學府,歷經宋、元、明、清時勢變遷,迨及晚清(西元1903年)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。岳麓書院的千年辦學史和岳麓山這文化名山就像一首詩,濃得化不開。

名校有名師。元代理學家吳澄在《重建岳麓書院記》中說:「地以人而重也」。南宋時的岳麓書院,群英並至,人文薈萃,人數多達千人,以致「馬飲則池水立涸,輿止則冠冕塞途」。原因是南宋理學家朱熹專程造訪,在此與張栻講學,舉行了馳名天下的「朱張會講」,據說,鼎盛時期從學有千人之眾。兩人講學討論,更成歷史美談。
誠然,「地以人而重也」,一所學校,沒有好教師,沒有團結的教師團隊,以何重之?教師出外進修一星期,學校不為教師請代課,令人已憤憤不平。教師苦苦經營,終於交托一切,騰出時間,可以出外進修。回來竟發現學生這一星期既無習得,又無增益,竟是因為其他教師有技,卻不教外人。此學校的教育,豈能不失敗?地,的確以人而重,亦以人而輕。如此環境,豈有興盛之理!

名師出高徒。道光年間,吳榮光在岳麓書院內創立湘水校經堂,使其成為漢學研究的重鎮。清末,維新變法思潮的興起,書院也開始了新學的傳播,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。中日甲午戰爭以後,維新變法運動興起,要求廢科舉、興學堂。巍巍學府,櫛風沐雨;薪火相傳,弦歌不輟。書院歷經千年,一直是儒家教育的聖地和文化學術的中心。寬廣的胸懷不斷吸納朱熹、張栻、王陽明、梁啟超等一大批文化大師,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,也催生了王夫之、魏源、曾國藩、左宗棠、蔡鍔、譚嗣同等一大批既能創造思想又能推動歷史進程的人。以上人物,每一個都值得我獨開一篇,專文述之。
我同意那一句「甚麼教師教出甚麼學生」,在失焦紛亂的制度下,只有憑藉教師超然脫俗的意志,學生才有得。古有不學無術之人,不學之也者,道也;無術之也者,技也。道,是世界事物背後的原理、道理,是做人的根本,認識世界的起點;術,是世界事物的表徵,是某種方法、用法。韓愈〈進學解〉所謂「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」裡的「道」就是這個意思。令我感到失望的是,不少教師是「雙失」之徒,卻自以為有術有道,更不思進取,令人不禁與陳涉同嘆「嗟乎,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」!

我想離開,實在想離開。但這次比賽落敗,讓大家都哭了。不僅是我沒有好好帶領團隊,還揭示了在這個制度下犧牲的不是教師,是學生。「你知不知道你離開一星期後送我們上去比賽,是等於推我們去死?」「陳老師,我恨你!」「抗議陳老師不負責任」這些話深深打進我的心坎。他們都對,是我不好。我沒有反駁,因為根本沒有反駁的餘地。在比賽中,你們落敗;在現實裡,你們都勝出了。本來心想:離開教育界,何處都可為家;擺脫教師貌,微塵亦足藏身。我只要此心眠於為伴已夠。在他們的淚水中,我看到責任,是一種學校裡大部分教師沒有的責任感。「我想做得好。」「我想為辯論隊做些事,讓學校裡的學生都知道辯論隊。」心中寫了一大半的請辭信,不覺就擱下了。教育,本來就是為了傳承。岳麓書院,至少傳承了上千年;我的教齡,最多跑到了上千日。

岳麓書院大門上不少對聯,其中兩副是這樣的:千百年楚材導源於此;近世紀湘學與日爭光」,「惟楚有材,於斯為盛」。如果有一天,學校大門上有兩副類似的對聯就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