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友人同去欣賞電影《一九四二》,電影講述了1942年河南大旱,當時正值抗日戰爭處於僵持階段,數百萬民眾忍受飢荒的痛苦中,背井離鄉,逃荒的旅程。電影透露了軍人對百姓的暴虐,官員對人民死活的置之不理,富人對災民的冷酷;提及官官相護,官商勾結,軍人獨權,下級對上級的驚懼,官員對傳媒的影響。
電影最震撼我的有兩幕,一幕是蔣介石問李培基,河南餓死了多少人?
李培基答:政府統計是1062人。
蔣再問:實際呢?
李再答:大約300萬。
另一幕是,蔣介石說要查找貪官,責成腐敗官員。結果只找了三個官職小地位低的人物祭旗。可怕的是,政府要城內市民,城外災民圍觀,讓他們知道政府「認真」肅貪。官員還說:「災民都在哪裡?怎麼沒有人圍觀?現在不是政府不肅貪整腐,而是人民冷酷無情。」
你能相信嗎?整個國民政府只有三個人貪污?還要是官職小地位低的小官?政府若真正做事,要刻意讓人民看嗎?要百姓圍觀才叫對政府有情嗎?
這段民族悲蒼的苦難歲月,實在令人痛心。痛苦的是,這些日子,在一九四二年後的八十年,仍然存在,而且從來沒有間斷過。
我們的特首說要「查找不足」,幾乎成為了拿來開玩笑的口頭禪。為甚麼呢?假如「查找」的態度和方法,本身已經「不足」,那麼,「查」來「查」去,「找」來「找」去,決不能發現真正的「不足」,只會是給觀眾看的鬧劇。《說苑‧政理》講述齊桓公和管仲,面對同一件事如何「查找不足」。
齊桓公出獵,因追逐一隻鹿,走進了一個山谷,迷了路。他碰見一個老人,問這是甚麼地方?答道:「愚公之谷」。再問:為甚麼叫這樣的名字呢?再答:我一輩子住在這裏,所以用我的名字稱呼這地方。桓公覺得很奇怪,聽其對答,觀其模樣,這老人並不愚笨而精明,便又追問:你為甚麼有「愚公」的名字呢?
老人說出了原委來:
我養了一頭母牛,生了一頭小牛。辛辛苦苦地把小牛養大了,牽到市場上去賣,把賣得的錢,買了一匹馬回來養。誰知村裏有一個惡少年,闖到我家說:「你家裏養的是母牛,怎麼會生出一匹馬來?這匹馬一定是偷來的!」我不懂得怎樣去辯駁,他就不由分說,把我的馬搶去了。鄰居知道了這件事,認為我很愚笨,便給了我「愚公」這名字。
桓公聽了,哈哈大笑,說:「你的確很愚笨,怎麼這樣輕易,就讓人搶走了馬匹呢?」老人不再說話,給桓公指點了路,走出了山谷。第二天桓公上朝時,把這件事,當作笑話,講給管仲聽。管聽了,肅然變容,跪倒在地。桓公連忙問是甚麼緣故?管說:
這個老人並不笨,笨的是我們這些執政者。假如法制嚴明,老百姓們都守法,怎麼會發生這種強詐不法的事情呢?即使有同樣的惡少年,老人也不會這樣輕易讓他搶走馬匹。現在,老人深知官吏舞弊,包庇壞人,刑法混亂,有法不行。即使把這件事告到官府去,不但得不到公正的處理,反而會受到報復。這個「愚公」實在並不愚笨,他向你說出這件事來,其實是含蓄而委婉的投訴。請主公嚴肅地對待此事,立即修訂法例,整頓執法,肅清民間的不法行為,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。
桓公把「愚公」的話,當作笑話;管卻見微知著,舉一反三,從笑話中觀察得民情,聯繫到國家的法紀,提出改進的建議。「不足」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,桓公視而不見、聽而不聞,但管卻「查找」出來了。
一九四二年,我們的國家若有一個如管仲的官員,河南的饑荒還會出現嗎?一九五八年,我們的國家若有一個如管仲的官員,大饑荒還會出現嗎?二零一一年,我們的國家若有一個如管仲的官員,李旺陽的「被自殺」還會出現嗎?
我們的國家,還需要多少時間,才會多出現一個如管仲的官員?
如果有像管仲的宮員出現,但沒有老人去提醒他,他又怎能洞察到法例的不公呢?
回覆刪除老人不是提醒,而是委婉地「投訴」。的確,政府一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,但值得欣賞的是管仲一顆自省不倦的心以及洞察自己錯處的能力。
刪除即如果每一件事官員都能反省再加以改進,社會才能變得和諧?
刪除非也。而是當官員在執政時常常抱自省的心,做事才會仔細謹慎,政策才會推行得更加完善。和諧,是市民和官員和政府共同建立出來的。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