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文提及了「牛頭唔搭馬嘴」和中國史籍《左傳》有關。其實,現代的俗語,大多都運用了典故,即用典。用典是一種修辭手法,凡引用過去有關人、地、事、物的史實,或語言文字,用作比喻,以增加詞句之含蓄與典雅者,即稱「用典」。用典既要學習原文的意思,又必須能夠在典故中求新,更須能令如己出,而不露痕跡,方為佳作。今日的俗語,很多都是融化了前人詩句而成。就像今日的題目——吹水。
所謂「吹水」用書面語解釋,大致可以理解為侃侃而談。有關其來源,有人嘗試作這樣的解釋:(一)不停的說話,令跟前的水面出現微漾;(二)不停的說話,連咀裏的唾沫也被吹出來。兩者都形象地把一個人說話時的模樣形容出來。但原來,「吹水」一詞,源自《南唐書.馮延巳傳》記載的一個故事。
南唐皇帝李璟,好讀書,善文詞。繼位後,他特別看重詞人。馮延巳就是因詞作得好而升官。有一次,馮延巳寫了一首《謁金門》,其中有一句「風乍起,吹皺一池春水。」意思是:風兒乍起,輕輕地掠過水面,本來平靜的一池春水,微微泛出漣漪。李璟取笑馮延巳說:「『吹皺一池春水』,干卿底事?」「干卿底事」解釋為「關你甚麼事」。
從此,這一句《謁金門》「吹皺一池春水」就成了「與你有何相干」或「多管閒事」的歇後語了。後來,廣東人把「吹皺一池春水」濃縮成「吹水」,用作「說與自己無關的瑣事」之意。
由此可見,人要創新,很多時候會基於一個源頭。人由一個源頭引發起意念,再從這個源頭為基調,加以改編、仿作,自古以來都很常見。用典就是一例,它的引用及改變意味是很明顯的。這樣的改編、創作用現代政府的眼光看,這叫做「二次創作」,有可能侵犯版權,並將立法規管。
對於二次創作,我推薦一段影片,從電影《無極》改編過來的《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》。看過電影《無極》的人,自會笑掉大牙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