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,有一天,父親提早回家。你看著他解下一件又一件衣服,換上舒適的襯衣;有時吹吹口哨,一時哼哼歌兒。雖然他沒有說甚麼,但你就是知道他很快樂。於是你上前問父親:父親,你今日發生了甚麼事了?如此快樂的?
父親回答你說:「我今天終於解脫了!我可以做我自己了。我辭職了!辭職了!辭職了!」
你不覺得開心,父親的話在你腦海中回盪。因為,你想起家中的情況。你家境貧困,雖然不是吃不飽、穿不暖,但家中的確拮据。你有七、八位兄弟姊妹,家中又非殷實,父親不工作,家中很快坐吃山空,無以為繼了。你懷著一絲希望,問父親:「你不做現時的工作,想做甚麼了?」
父親的答覆令你更疑惑:「兒子,你有所不知了。現在世代太黑暗了。人人爾虞我詐,欺善怕惡。政府官官相護,百姓人人自危。這些年來,我被薪資蒙蔽了雙眼,被工作遮掩了心靈。現在我看透了!我不會再為這薪俸,這工作欺騙。你知道我一直喜歡山林,喜愛大自然,又愛寫寫詩,談談文學。我們整家找個地方隱居,每天做做農耕,寫寫詩,過著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自給自足的生活。在這個情況下,你會如何回應父親?
這個父親叫陶淵明,又名潛,字元亮,出生在一個還衰落的官僚家庭,曾祖父陶侃是東晉的開國元勳。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太守之類的官。這父親七、八歲時,祖父便已去世,因此,他從少年時代起,就生活在貧困之中。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,陶淵明很小就喜愛讀書。他讀書的範圍,除了儒家的經典,再就是兩晉時代盛行的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,還有大量的先秦至漢魏的史學、文學著作。
這父親年輕時,有宏偉的抱負,希望有一番作為。在為官的十三年中,他曾先後擔任過祭酒、參軍、縣令等官職。他性格正直耿介,與官場的腐朽風氣格格不入,幾次都是辭官而去。最後一次從彭澤令任上辭職,以廣為人知的「不為五斗米折腰」結束了他的仕途生活。從這時起,他精神上感到極大的解脫,真正走上了「躬耕」的道路。
歸田之初,這父親和家人都參與了耕作,溫飽也不成問題。但義熙四年六月,他家被一場大火焚毀一空,一家人只能寄居船上。後來又遷入南村過活。
這位父親在南村繼續過著「躬耕自資」的生活,但家境大不如前,常常是終年辛勞,難以糊口。可是,他在這個時候開始嗜酒如命,每天就不停在喝酒。有幾次,他把家中努力耕種的糧食都把去釀酒去了。在出仕和歸隱之間,這父親的確有過些掙扎,但他還是堅持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。
作為這父親的兒女,你有何看法?
此文贈靄晴,願其家中父親非陶公淵明也。
我會為這個不向強權而低頭的父親而感到驕傲
回覆刪除但這個父親沒有照顧好你的基本生活。你還會為他而驕傲嗎?
刪除我想這應該反而可以令我懂得怎樣管理自己,不用依靠別人
刪除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農耕狩獵(我認為捉小動物,陶生還是有能力的!),自給自足。又怎算是不能滿足基本生活呢!
回覆刪除難道陶生歸隱後三餐不繼?
到了南村生活大不如前,為什麼不再找更合適的地方穩居?為什麼他放棄了自己。他對生活應該無牽無掛,一切如浮雲才對。找一片近湖的農地,在他年代應不太難。
回覆刪除對於意志已經消沈而又迷失的人來說,難已!人不是那麼堅強的生物,所以這位陳老師才會寫鼓勵的說話?
刪除或者,作為陶公的兒女,既然已不能改變的父親的決定,他們可以做甚麼呢?
刪除努力在精神和現實層面上支持父親,支持這個家。根據陳老師的表述,"歸田之初,這父親和家人都參與了耕作,溫飽也不成問題。"我覺得是美事。要極力避免表述裡後來出現的,因客觀因素(和我個人認為有的年齡因素)而導致的放任。(我想主要就是自己努力,或者鼓勵父親為家人而不是為工作或金錢努力,或同時自己努力又鼓勵他吧。努力和鼓勵的做法有很多,也因人和情況而異。這種事都是說易行難,不過必須做,請加油。)因此我提出了意志已經消沈而又迷失。但如果是已經去到那個地步...自強不息,厚德載物,照顧和孝順父母是應該的,不過這情況很辛苦就是了。盡量別去到那地步吧。
刪除哈哈,太久沒寫寫錯字了.難矣才對.陳老師別見笑.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