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

要學習,還是不要學習


先旨聲明:同學,這星期的題目有點複雜。同學可以此作為試劍石,測試自己的理解和思辯能力。同學要多發問,多討論,多發表意見,才會對此題目有所進益。除此之外,同學更應多放耐心,不是遇文言,即逃離;反之,嘗試自己解釋、思考,而非逃避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朱熹和陸九淵都是南宋首屈一指的理學宗師,同時傳揚聖人之道,談心性之學,講修身為人。然而,兩人的治學路向與修己方法,大相逕庭朱熹認為,人必須經過努力學習,向外求知識,才能明白道理;陸九淵則反之,認為道理本存於人心之內,只要發揮本性,求之於己,道理已在己心。

朱熹強調「理」是在我之外,因而主張要「窮理」才能體會「理」的含義。所謂「窮理」,就是透過學習、研究去學會天下萬物的真理。加上,朱熹認為人性相同,但氣質有異,因而人性有「天地之性」「氣質之性」。「理」是至善的,所以「天地之性」 是純粹至善;「氣」有清濁,所以「氣質之性」就有善惡。朱熹又提出了「道心」 和「人心」之別,「天地之性」屬於「道心」,無私無偏,符合中庸之道,而「氣質之性」生於「人心」,具有私心慾望,因此務必使「人心」服從「道心」,使「道心」成為己身之主。

而陸九淵的學說核心,在於將「心」視為宇宙的本源。他說:「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。」又說:「此心此理,我固有之,所謂萬物皆備於我。」陸九淵認為宇宙萬物是人心衍生出來的。他又說:「人皆有是心,心皆具是理,心即理也。」就是有人心就有事物的理,肯定「心」是宇宙本體,而「理」是存於本心,強調事物的理並不如朱熹所說「外乎其心」,故無須向外窮索,主張「先立本心」。

對於人性,兩人對「人性」的理解亦分別甚大。

朱熹認為「理在人外」,其為學亦偏重於外,由於人性中有「氣質」,而「氣質」 又互有差異,故人不免為物慾所蔽,不能發現本性。故此,朱熹主張要修養自身,必須盡力去明暸世間的萬事萬物,以求其理,因此提出 「格物致知,即物窮理」朱熹認為萬物包含的理是「同一」的,只要日窮一理,日積月累,就會明白理之所在。朱熹又認為天下的一切物理都具於聖賢書中,所以他教人須先從讀書博學入手,達到「致知」。

反觀陸九淵承襲孟子「性本善」的說法,不認為人性之中存在惡念或為惡的本質。所謂:「萬物皆備於我,不假外求。」他認為「人心」已具備孟子所謂的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」等德目,人不須向外界尋求,只要回歸本心即可。只要認識本心,向內反省,便能發現「天理」,因此有所謂「先立本心,志乎其大」。陸九淵為學,偏重於內在工夫的「修養德性」,提出「存心、養心、求放心」的修身方法。陸氏認為存立本心,是做人的首要大事。「學苟知本,六經皆我注腳。」只要存養本心,所有儒家經典都可由此貫通。他並不反對朱熹主張的「格物窮理」,只是強調先要「尊德性」,有本心為主宰,然後才去讀書、格物窮理。

簡而言之,朱熹為學主張「道問學」,教人「縱觀博覽,而後歸之約」,偏重於外在的「格物窮理」,而陸氏則提倡「尊德性」,教人「先發明人之本心,而後使之博覽」,主張反省自身的「心」。

同學,你們認為朱熹正確,還是陸九淵有理?

6 則留言:

  1. 我覺得朱熹比較有理,因為我們要探索身邊的事物才能認識到更多野,而且不能只單靠努力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但陸九淵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學習,但要在真正認識自己之後。
      你對此又有何看法呢?

      刪除
    2. 但我們不知何時才能認識到自己,有些人可能小時候已經能夠認識到自己,但可能也有些人整輩子也認識不到自己,哪麼這些人豈不是不用學習??

      刪除
    3. 我認為陸氏的說法比較有理.因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.我認為人的品德比什麼也重要! 如果一個人不真正認識自己,連自己最基本的也做不好,談什麼學習別人寶貴的人生經歷和見識?

      刪除
    4. 回覆「我們不知何時才能認識到自己,有些人可能小時候已經能夠認識到自己,但可能也有些人整輩子也認識不到自己,哪麼這些人豈不是不用學習?」:

      沒錯!有些人一生也不能認識自己。但以同學的邏輯,有些人學習一生都不懂得,豈不是也不用學習?另外,如果人連自己也不認識,認識這個世界,有何用呢?

      刪除
    5. 認為陸氏有理的同學,能引《大學》回答,真不錯。可是,如果同學看下去,就會發現「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」《大學》正正就是朱熹認為要先學習世間萬物的論點。^^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