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鞏的一生很簡單,從十幾歲開始念書,到三十九歲中科舉進士之前,一直在家鄉半耕半讀,做了「宅男」二十多年。後來出去又做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官,既沒有像歐陽修、王安石那樣參與或經歷過重大的政治事件,也沒有像韓愈、蘇軾那樣在驚濤駭浪中度過一生。他的生活閱歷不豐富,卻很單純。曾鞏當官時期,大多負責整理、編校古代典籍。他在遍覽群籍、編校典籍之餘,撰寫了不少目錄序文,如《〈戰國策〉目錄序》、《〈陳書〉目錄序》等。寫這類文章,風格自然是議論多於抒情,說理多於諧趣,端正有餘卻不太靈活。這也正是曾鞏的風格,他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此。
曾鞏的文章樹立了一種新的典範,就是思想純正,姿態端正,語言典雅,佈局嚴謹,作風踏實。宋朝文壇的大家如此推崇曾鞏,主因正在於此。
到這裡,大家對曾鞏的文章特點大體有一個基調了。形象一點說,曾鞏的文章好比一池清水,非常純淨,但典雅有餘,精彩不足;莊重有餘,活潑不足;思考有餘,趣味不足。
於是,曾鞏在歷代一次又一次被高高地供了起來。到了清代中後期曾鞏幾乎是文學世界中的聖人。
1919年始,「五四運動」開始了,其打倒「孔家店」的提倡完全擊潰了曾鞏的地位。幾百年來,曾鞏一直備受推崇的原因就是他的思想純淨端正,完全符合儒家要求。現在「孔家店」被打倒,曾鞏又怎麼能有好日子呢?於是近一百年來,曾鞏一直默默無聞,仿佛又回到了當初他在鄉間讀書的時候。
那麼,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曾鞏呢?對這個善良端正的讀書人,我們可以保持應有的尊重。有時候坐在沙發上,翻開《古文觀止》,讀一讀其大作如《墨池記》,靜靜讀,靜靜讀,就能發現他從來不強迫你接受自己,只是以一副儒雅的熱腸,娓娓道來一種思想,來讓讀者感受他的善良典雅。
哇,他有著這麼高尚的情操,真的很值得我們尊重wor
回覆刪除他只是一個為了家人而犧牲自己的人。可能,事件發生在你身上,你都會跟他一樣。
刪除我都希望如果有這一天,我也能為我的家人義無反顧地作犧牲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