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遊山玩水,選山還是擇水


孔子《論語雍也》:「知(智)者水,仁者樂山;知者動,仁者靜;知者樂,仁者壽。」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喜愛水,道德高尚的人喜愛山;聰明的人性格就像水一樣活潑,有仁德的人就像山一樣安靜;明智的人快樂,仁慈的人長壽。

有時候,我會讓學生投投票,說說自己喜歡山還是喜歡水。不過,如果你問我樂水還是樂山,我的答案是山水都樂。因為山水各有千秋,正如仁智都是我們的追求。其實,為甚麼孔子會說出這樣的話呢?儒家用山的給予和不求索取,象徵有仁德的人的品德;用水的柔弱但卻無所不達,象徵智者的品格。

疏曰:「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,有似於水,故樂水;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,有似於山,故樂山動靜以體言,樂壽以效言也。動而不括故樂,靜而有常故壽。」

另有釋曰:「『知者樂水』者,樂,謂愛好。言知者性好運其才知以治世,如水流而不知巳止也。『仁者樂山』者,言仁者之性好樂如山之安固,自然不動,而萬物生焉。『知者動』者,言知者常務進故動。『仁者靜』者,言仁者本無貪欲,故靜。『知者樂』者,言知者役用才知,成功得志故歡樂也。『仁者壽』者,言仁者少思寡欲,性常安靜,故多壽考(考:通「老」)也。」

山,它高大巍峨。為甚麼仁者就樂於見到高大巍峨的山呢?因為山上草木繁茂,鳥獸成群,山上出產人們所需的東西,並且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;可是它自己卻不從人們那裡索取任何東西,四面八方的人來到山上取其所需,山都慷慨給予。山還會引風雷、做雲雨,降下甘霖,惠澤萬物,萬物因之得以生長,人民因之得以飽暖。

而水,滋潤萬物生命,就像是人的美德,它流向低處,蜿蜒曲折卻有一定的方向;就像正義一樣,洶湧澎湃,即使跌進萬丈深淵,也毫不畏懼。它柔弱,卻無所不達,萬物出入於它而變得新鮮潔淨,就像善於教化一樣。

智者就是聰明的人。聰明人通情達理,反應敏捷而又思想活躍,性情好動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樣,所以用水來進行比擬。仁者指仁厚的人。仁厚的人安於義理,仁慈寬容而不易衝動,性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重成熟,所以用山來進行比擬。

若說我太貪心,只能從中選其一。我會選擇水。因為水靈動、活潑、反應快、有效率;是一種通達,一種靈魂。《道德經》說:「上善若水。」若要達到老子中「善」的境界,那就得像「水」一樣,因為「善利萬物而不爭。」和山一樣,水也能善萬物,山也得靠水也有生機哩!同學,你有何看法?

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

要學習,還是不要學習


先旨聲明:同學,這星期的題目有點複雜。同學可以此作為試劍石,測試自己的理解和思辯能力。同學要多發問,多討論,多發表意見,才會對此題目有所進益。除此之外,同學更應多放耐心,不是遇文言,即逃離;反之,嘗試自己解釋、思考,而非逃避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朱熹和陸九淵都是南宋首屈一指的理學宗師,同時傳揚聖人之道,談心性之學,講修身為人。然而,兩人的治學路向與修己方法,大相逕庭朱熹認為,人必須經過努力學習,向外求知識,才能明白道理;陸九淵則反之,認為道理本存於人心之內,只要發揮本性,求之於己,道理已在己心。

朱熹強調「理」是在我之外,因而主張要「窮理」才能體會「理」的含義。所謂「窮理」,就是透過學習、研究去學會天下萬物的真理。加上,朱熹認為人性相同,但氣質有異,因而人性有「天地之性」「氣質之性」。「理」是至善的,所以「天地之性」 是純粹至善;「氣」有清濁,所以「氣質之性」就有善惡。朱熹又提出了「道心」 和「人心」之別,「天地之性」屬於「道心」,無私無偏,符合中庸之道,而「氣質之性」生於「人心」,具有私心慾望,因此務必使「人心」服從「道心」,使「道心」成為己身之主。

而陸九淵的學說核心,在於將「心」視為宇宙的本源。他說:「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。」又說:「此心此理,我固有之,所謂萬物皆備於我。」陸九淵認為宇宙萬物是人心衍生出來的。他又說:「人皆有是心,心皆具是理,心即理也。」就是有人心就有事物的理,肯定「心」是宇宙本體,而「理」是存於本心,強調事物的理並不如朱熹所說「外乎其心」,故無須向外窮索,主張「先立本心」。

對於人性,兩人對「人性」的理解亦分別甚大。

朱熹認為「理在人外」,其為學亦偏重於外,由於人性中有「氣質」,而「氣質」 又互有差異,故人不免為物慾所蔽,不能發現本性。故此,朱熹主張要修養自身,必須盡力去明暸世間的萬事萬物,以求其理,因此提出 「格物致知,即物窮理」朱熹認為萬物包含的理是「同一」的,只要日窮一理,日積月累,就會明白理之所在。朱熹又認為天下的一切物理都具於聖賢書中,所以他教人須先從讀書博學入手,達到「致知」。

反觀陸九淵承襲孟子「性本善」的說法,不認為人性之中存在惡念或為惡的本質。所謂:「萬物皆備於我,不假外求。」他認為「人心」已具備孟子所謂的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」等德目,人不須向外界尋求,只要回歸本心即可。只要認識本心,向內反省,便能發現「天理」,因此有所謂「先立本心,志乎其大」。陸九淵為學,偏重於內在工夫的「修養德性」,提出「存心、養心、求放心」的修身方法。陸氏認為存立本心,是做人的首要大事。「學苟知本,六經皆我注腳。」只要存養本心,所有儒家經典都可由此貫通。他並不反對朱熹主張的「格物窮理」,只是強調先要「尊德性」,有本心為主宰,然後才去讀書、格物窮理。

簡而言之,朱熹為學主張「道問學」,教人「縱觀博覽,而後歸之約」,偏重於外在的「格物窮理」,而陸氏則提倡「尊德性」,教人「先發明人之本心,而後使之博覽」,主張反省自身的「心」。

同學,你們認為朱熹正確,還是陸九淵有理?

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

人言為信.止戈為武

漫遠堂的點擊率過萬,是令我欣喜的事。這星期因私人事務,我沒法於星期四如期發表,很是抱歉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「人言為信」

 如果把「信」字分開,就是一個「人」字,一個「言」字。「『人』說的『言』就是『信』」是《說文解字》對「信」字的解釋。程頤又認為:「以實之謂信。」意思即言行要一致,說到做到才叫「信」。誠實無欺,信守諾言,言行相符,表裡如一,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。

中國傳統文化一直認為人要有「誠信」。所謂「君子一言,快馬一鞭」、「牙齒當金使」、「君子協定」一類的話。我們堅信人必先有誠信,就能得到信任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 

「止戈為武」

同樣,把「武」字分開,就是一個「止」字,一個「戈」字。

注意:「戈」字的一撇,搬到橫畫上去了。

事實上,若要認真探究,「止戈為武」並有二解:一是本義,指一個士兵,拿著利器(戈)前往(止)某地,就是「動武」的意思。二是《說文解字》的解釋:「夫武,定功戢(音:緝)兵,故止戈為武。」「戢兵」就是把兵器收藏起來。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我想多談談後者。

「(停)止(干)戈」才是真正的武功。要知道,動干戈即發動戰爭,是用武力的一種形式;而止息干戈,就是以武禁暴。不要以為以力勝人才是強者;真正的強者,不需要用武力也可令人折服。中國一直強調「止戈為武」,認為這樣才是武術的真正精神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在我解釋這兩句時,學生不相信我意無所指,於是開始為這兩句說話作延伸。陳老師說「人言為信」,是想說我們沒有信用,答應了要交功課卻又沒有準時提交;說「止戈為武」,是想說他不想用懲罰的方法要我們屈服,希望我們知恥近乎勇,好好完成課業。如果他們在閱讀能力試卷中也有如此延伸能力,我為他們感到高興。但我這次確實沒有指向他們。

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

作為陶淵明的兒女


如果,有一天,父親提早回家。你看著他解下一件又一件衣服,換上舒適的襯衣;有時吹吹口哨,一時哼哼歌兒。雖然他沒有說甚麼,但你就是知道他很快樂。於是你上前問父親:父親,你今日發生了甚麼事了?如此快樂的?

父親回答你說:「我今天終於解脫了!我可以做我自己了。我辭職了!辭職了!辭職了!」

你不覺得開心,父親的話在你腦海中回盪。因為,你想起家中的情況。你家境貧困,雖然不是吃不飽、穿不暖,但家中的確拮据。你有七、八位兄弟姊妹,家中又非殷實,父親不工作,家中很快坐吃山空,無以為繼了。你懷著一絲希望,問父親:「你不做現時的工作,想做甚麼了?」

父親的答覆令你更疑惑:「兒子,你有所不知了。現在世代太黑暗了。人人爾虞我詐,欺善怕惡。政府官官相護,百姓人人自危。這些年來,我被薪資蒙蔽了雙眼,被工作遮掩了心靈。現在我看透了!我不會再為這薪俸,這工作欺騙。你知道我一直喜歡山林,喜愛大自然,又愛寫寫詩,談談文學。我們整家找個地方隱居,每天做做農耕,寫寫詩,過著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自給自足的生活。在這個情況下,你會如何回應父親?

這個父親叫陶淵明,又名潛,字元亮,出生在一個還衰落的官僚家庭,曾祖父陶侃是東晉的開國元勳。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太守之類的官。這父親七、八歲時,祖父便已去世,因此,他從少年時代起,就生活在貧困之中。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,陶淵明很小就喜愛讀書。他讀書的範圍,除了儒家的經典,再就是兩晉時代盛行的《老子莊子,還有大量的先秦至漢魏的史學、文學著作。

這父親年輕時,有宏偉的抱負,希望有一番作為。在為官的十三年中,他曾先後擔任過祭酒、參軍、縣令等官職。他性格正直耿介,與官場的腐朽風氣格格不入,幾次都是辭官而去。最後一次從彭澤令任上辭職,以廣為人知的「不為五斗米折腰」結束了他的仕途生活。從這時起,他精神上感到極大的解脫,真正走上了「躬耕」的道路。

歸田之初,這父親和家人都參與了耕作,溫飽也不成問題。但義熙四年六月,他家被一場大火焚毀一空,一家人只能寄居船上。後來又遷入南村過活。

這位父親在南村繼續過著「躬耕自資」的生活,但家境大不如前,常常是終年辛勞,難以糊口。可是,他在這個時候開始嗜酒如命,每天就不停在喝酒。有幾次,他把家中努力耕種的糧食都把去釀酒去了。在出仕和歸隱之間,這父親的確有過些掙扎,但他還是堅持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。

作為這父親的兒女,你有何看法? 

此文贈靄晴,願其家中父親非陶公淵明也。

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

七出之條


  忽爾想到「七出之條」。這倒真值得人思考,思考其現代價值。

  「七出之條」,由漢朝起,又稱為「七去」、「七棄」,是古代七個休妻的原因。附隨著「七出」,有「三不去」,即是三個丈夫不能休妻之因。「三不去」可說是「七出」的保障,因為即使妻子犯了七出之條,但如果存在三不去的情況,丈夫也不能休妻。所以先談「三不去」,再述「七出」。

  「三不去」包括:一、有所取無所歸。當妻方的家族消失或全都去世,妻子被休後,無家可歸,就不得休妻;二、與更三年喪。當妻子曾為公婆服喪三年,這等於這妻子守了孝道,既守孝道就不能休掉;三、前貧賤後富貴。指丈夫娶妻時貧賤,但後來富貴了。這用來保障女性受丈夫因富貴後貪新棄舊的情況。

  「七出之條」順序為﹕「無子、不順父母、淫僻、嫉妒、惡疾、多言舌、盜竊」。

  「無子」指未能為丈夫生育兒子。古代婦女因此條被休是最無辜的,但偏偏這就是第一條,更是「當出之條」。孟子有言﹕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。傳統娶妻就是為了生育後代,而且只有生育兒子才算延續香火的後代。

  「不順父母」指擾亂家庭尊卑秩序,破壞和諧,違背孝德婦道。古代家庭重視維護家長的尊嚴和利益,故娶媳婦須以侍奉孝順公婆為主要目的之一。孟子有言﹕「娶妻為養」,這裡指侍奉丈夫的父母。不順公婆的媳婦,被認為擾亂家庭尊卑秩序,破壞和諧,違背孝德婦道,是極嚴重的錯誤。

  「淫僻」是放縱淫亂,行為邪僻不正。在此條中,「淫」指婦女有放縱淫亂的行為,「僻」指行為邪僻不正,淫僻被認為是婦女道德的最大惡德。此條要求妻子對丈夫保守貞操,不得與家族內外男子有染,以保持家族穩定和血統純正。

  「嫉妒」意指不滿丈夫納妾。七出之條裡的「妒」,專指正妻妨礙丈夫納妾。中國古代男性納妾是合法行為,其主要原因並純為「好色」,更重要的是繁衍後代。所以阻止丈夫納妾,從一個角度看,就是阻止丈夫繁衍後代。

  「惡疾」是啞、聾、盲、禿、跛、駝背、精神有問題或患上高傳染性的難癒疾病等。還有一個關於惡疾的解釋是暗疾,即在婚前刻意隱瞞自己的疾病。

  「多言舌」指離間家庭內的人際關係,導致家庭不和。此條的訂立,主要是怕妻子搬弄是非,離間家庭內的關係,特別是兄弟間的關係。

  「盜竊」則是私藏錢財、家畜或工具等。這裡的竊盜不是指在外盜竊他人財物,而是在家裡。

  很多人認為,「七出之條」是傳統中國社會削奪女性的明證,是陋習,是女性受壓迫的實例。但換一個角度看,七出之條可以保護女子不會被丈夫隨便拋棄,因為沒有觸犯七出之條的妻子是不能被休的。

  在沒有「七出之條」的現代社會,夫妻之間可以為了「七出」而離婚,可以為了對對方沒有感情而離婚,可以為了雞毛蒜皮的事而離婚,可以沒有原因就離婚。不錯,女性有了充分而且平等的自由。但婚姻呢?有甚麼來保障婚姻?

  對於緣份,對於命運,人好似一艘無帆的船,浪的方向如何,船的方向如何。坐在家中的沙發上,我只能一邊惦記著慈悲而茫茫的宇宙,一邊思考著古今的婚姻迷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