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

回文.蘇軾.際遇


今年二月,學校舉辦中國語文及文化周,推廣有趣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知識。我奉命為此製作一系列張貼,於校內展出。

回到座位,我首先想到的是回文。從網上搜得的資料所得:回文,亦稱回環、迴文,是正讀反讀都能讀通的句子,亦有將文字排列成圓圈,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,產生首尾回環的情趣。回環運用得當,可以表現兩種事物或現象相互依靠或排斥的關係。

說來覺得抽象,就讀下列一首蘇軾《題金山寺》:

潮隨暗浪雪山傾,遠浦漁舟釣月明。橋對寺門松徑小,巷當泉眼石波清。
迢迢遠樹江天晚,靄靄紅霞晚日晴。遙望四山雲接水,碧峰千點數鷗輕。

寫得不錯了吧!試試倒讀這首詩:

輕鷗數點千峰碧,水接雲山四望遙。晴日晚霞紅靄靄,晚天江樹遠迢迢。
清波石眼泉當巷,小徑松門寺對橋。明月釣舟漁浦遠,傾山雪浪暗隨潮。

驚奇不已吧!蘇軾不愧是才子,輕輕鬆鬆就寫了這麼一首難度極高的作品。此詩順讀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曉的話,倒讀則是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。兩首詩讀起來都美,都充分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之美的讚歎。以蘇軾之才力,為何竟不是帝皇之寵臣,國家之要員呢?再翻查這首詩的寫作背景,即宋神宗熙寧初年,蘇軾由於寫了批評熙寧變法的文章,受到誣陷,乃自請外放。於是被任命為杭州通判。這首詩即是他在熙寧四年赴任時經過鎮江金山寺所作。在自請流放期間不是「恆惴慄」,竟是有此好心情題金山寺?

金山寺是景,遊金山寺的是人。景是死的,人是生的。當人用不同心境欣賞景,自然就有不同的面貌。因此,乃衍生觸景生情,融情入景,情景交融之說。說到底,景只是人抒情的載體。作為欣賞者,我們無可避免地投入自己的情感。

看著蘇軾一生的際遇,你不得不嗟嘆,現世若有此才子,天下何有不服膺者?但在他的時代,又確有很多不喜歡蘇軾的人。他們或出於嫉妒,或出於不屑,都對蘇軾進行了一連串逼害。

有趣的是,蘇軾選擇以樂觀的心態面對。不錯!蘇軾也會痛心,也會哀傷,也會悲憤;但痛心、哀傷、悲憤過後,就是對希望的期盼。這就是蘇軾偉大之處。人生何嘗不是如此?你有再繁重的工作,有再驚世的才華,都總會有人不欣賞、不明白、不理會。他們只會看著自己的算盤,一挑一剔,把你的骨頭都挑出來。或許我們會因此而失落。但,人的際遇就是如此,要逃也逃不掉,不若就快快樂樂樂觀面對,快快樂樂做好自己。未來還健在與否,本來就由天決定。但至少,我努力維持自己健康。

寧做一個器宇軒昂的死人,被人凌遲處死;也不做垂頭喪氣的哈巴狗,換來一夕苟安。

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

重開漫遠堂——學習中國語文,不在中文課


太忙了,太忙了,一天到晚做足二十二小時,太忙了,太忙了。
漫遠堂因此被拋開,直至——父親問我何時寫文章、朋友問我為何不再寫、文憑試中國語文科考畢。壽終正寢的不單是我的學生,還有中國語文的評核方法。

縱然,我的確時間不多,但在家人、友人的鼓勵,還有些可能仍在想念漫遠堂的學生的盼望下,我想:漫遠堂應該重開的。但只能盡力一星期一篇。

最近,有不少學生開始擔憂中國語文科,又覺得上課的時間不足,要惡補、提升的語文水平不易。特別是一些肯用心的學生,常想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,說話能力。他們常覺得自己胸無點墨,言之無物,寫起文章、說起話來力不從心。的確,困難的。是的,匱乏的。因為困難,因為匱乏,我們再不知道寫甚麼,要怎樣寫,為甚麼寫。

要知道,寫作和說話都是一個輸出意念的過程。當我們心中沒有意念,自然不知道該做甚麼。所以要訓練寫作,要訓練說話,首先就是要懂讀,懂聽。先辦好了輸入意念,到了輸出,過程才會順利。正如一臺電飯鍋,必須放對了米,放對了水,才能煮出美味的飯來;若放了不良的水,水太多太少,都會影響煮出來的飯的素質。這是很基本的道理。米不好,水太多太少,都不能怪電飯鍋,只能怪電飯鍋的主人。米、水,就是我們平日閱讀、聆聽的東西,電飯鍋正是我們的腦袋,主人就是我們了!我們平日讀甚麼、聽甚麼,直接影響我們在寫作、說話時的內容。

但,要讀的、聽的太多,上課的時間太少,我們可以做甚麼,才可以更進一步?答案很簡單,不要只把課堂設定在上課時,更不要以為上上補習班、讀讀課外書就叫完成了任務。我們既然說語文是「浸」出來的,不是一時三刻的,那麼,我們得讓學習語文不在一時三刻,也不要囿於一種語言。

學語文,該是隨時隨地的。就以我最近讀的書、聽的音樂做例子吧!我最近讀的書《秦始皇.從戰國到一統天下》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好讀物。我從這裡得到了不少啟發哩!聽著Jessie J.的音樂,我聯想到中國人對於金錢的理解。從家到學校的路上,我都聽,都看,從生活中吸引最原始的養料,然後回饋文章,重塑自己。

我想做的是:別做一條稱霸魚池的水蛇,要做一條叱吒玉宇的巨龍。